焦点短讯!【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科技与人类生活”审题立意与例文导写
来源:语文阅刊(yuwenyuekan)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资料图片)
材料一:
据交警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快递外卖骑手交通违法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频繁的交通违法行为,既无法保证快递员自身生命安全,又危及行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有文章指出,外卖系统的算法催逼着外卖员疯狂地奔波在路上,疲于奔命,与死神赛跑。
材料二:
2022年11月30日,美国OpenAI发布了一款名为ChatGPT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论文等任务。
材料三:真正危险的不是计算机开始像人那样去思考,而是人类开始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美]费因曼
诸如AI、大数据运用之类的新科技,使人工智能产业成为热点,科技创新成为热门话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了重大改变。请结合所给的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聚焦“外卖系统”算法,引发人们对于科技的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平台大数据的算法是越来越先进了,外卖小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本是好事,但转折点在于“疲于奔命,与死神赛跑”。在算法里,外卖员也只是保证准时完成送餐任务中的一环,或者系统里的一个点,而不是生活中的一个人。但是,从外卖小哥自身出发,他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一员,他也需要养家糊口,他的意外毁掉的将是一个家庭。但其实,针对这一切,算法本无辜,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设置算法和享受算法成果的顾客们,能否对外卖小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让他们更从容。
材料二则介绍ChatGPT这种智能聊天机器人的强大功能。对这一点,毫无疑问它可以在日常生活、各种工作场景中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与工作方面的便捷,如减轻人们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成本,服务于人类等。但是,正如近日各大高校纷纷禁止学生用ChatGPT完成作业这一新闻所显示的,过度依赖于看似万能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人类的创造性、能动力将会大大退化。最终,我们可能只能沦为机器的奴役。
而这也正是材料三想要说明的道理。“计算机开始像人那样去思考”说明科技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并不值得忧虑,而真正值得我们担忧的,是“人类开始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也就是人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退化。由此可见,不管是计算机,还是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究竟是福是祸,决定权在于人类,就在于人类是否能用好科技发展的成果。“用好”的意思是发扬其优点,规避其风险,让科技为人类所用,而不是让科技操控人类。
写作开头,可先列举机器人代替人类做事的种种现象,然后分析一些对人类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人类恐慌的不利现象,以及科技促进人类发展与生活的有利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人类不断探索科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我们自己,让生活更美好;因此,我们要为科技的使用设定边界,不要为了避免眼前的危险而承受更大的风险,或是为了贪图当前的安逸而丧失了独立思考与生活的能力。最后,可以针对我们如何对待与处理科技发展展开思考。在谈做法时,可持辩证的眼光加以分析,最后提出明确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只有人类与科技和谐相处各司其职,同时人类在使用便捷科技发展成果时仍积极主动地保持独立思考与劳动,我们才能拥有更和谐的社会,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立意:
1.对科技发展既要乐观以待,也要秉烛忧思。
2.科技只能为我所用,而不能替代人类劳动。
3.莫让科技泯灭人情。
4.做专精人员,让技艺傍身。
优秀作文
让科技为生活赋能 ,让你我为科技赋能
自赛因斯先生步入国门,科学与技术便如影随形,相伴你我左右。如今,我们早已不用再高喊赛先生这洋味十足的名衔追赶他人的步伐,我们欣慰地看到,科技已在祖国生根发芽,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
但是,我们却也看到,在外卖平台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骑手的配送时间不断被压缩,为避免差评、维持收入,他们不得不选择逆行、闯红灯等危险行为。这个系统最大限度地取代人脑,骑手们不需要自己动脑,只需要根据系统的提示、导航去完成工作。这让人们意识到:AI同样可以把人“逼”成机器。
科技是天使还是魔鬼?实际上,技术的革新总会给人们带来某些困惑。
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电气时代。福特汽车发明的生产流水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应用到各个领域,推动了技术革新。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也一直沿用至今。然而,生产的高效化却带来了人的工具化,流水线上的工人长期重复从事一种简单劳动,像机器的附属物。
但是,在中国发展史上,我们却也能看到,“两弹一星”的国之重器,是科技;万物互联的宏伟蓝图,仍是科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梦想的实现,靠的是科技;“稻下避暑,禾下乘凉”,民生的保障,还是离不开科技。毋庸置疑,科技正为生活的各个角落“赋能”,为“复兴号”列车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放眼整个赛区,风驰电掣的清洁能源汽车,由“工业巨兽”华丽转身的国家大跳台,这是巴赫所称贺的“科技真正的潜力”。而这份潜力,正由新时代的我们不断挖掘与开发,为你我赋能,为中国赋能。
然而,站在更深远的视角眺望,科技为我们的生活赋能,其背后却是一个个大写的“人”,在为科技“赋能”,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延续着文明的血脉。“给文明以岁月”,反观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止息,其中最为基础与客观的一点便是科学的存续;而科学的薪火,正是靠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递至今的。从赵爽弦图到杨辉三角,从《天工开物》对中华科技火种的坚守到祖冲之、祖暅“碾压式”领跑世界的学术成就,没有人能否认是这些巨擘为科技注入了无限能量,默默地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如今,中华科技炽热的接力棒已然传递到你我的手中。“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出之”,这是对科学精神的最佳诠释,也是向新时代的你我提出的使命与要求。正如《三体》所言,“弱小和无知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应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学姿态,挺进在时代的旗帜下。科技为你我生活赋能,而新时代的你我,则应循着“赛先生”的足迹,用双手,为科技赋能。
也许,在新时代的百花园里我们并不耀眼,可若干年后回首,我们定会为自己在文明长河里发过的光而骄傲。让我们一同,借科技之力,给文明以岁月,给岁月以文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