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村丨从“门外汉”到“老把式”
(资料图)
讲述人: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派驻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第一书记 颉维胜
2021年7月1日,我带着驻村工作的两位队员到海燕村报到。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村党支部书记何鹏带着我们熟悉村情。
“颉书记,咱们村是惠农区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光脱贫户就有260户,任务很艰巨,难题也很多!”何书记笑着的脸突然绷了起来:“不过,你们驻村工作队来了,我心里的大石头也就放下了!”看着他又慢慢恢复的笑容,我内心却渐渐被愁云笼罩了——虽然我已经准备好了以最好的状态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但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的“门外汉”,我生怕让海燕村的老百姓失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与其瞻前顾后等着问题来,不如全心全意主动找上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带着两位队员开启了“找问题”模式。白天遇到群众扎堆晒太阳,就趁机召开“房前屋后讨论会”;晚上睡不着觉,就索性和村干部促膝长谈。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扯沫”中,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浮出了水面,村干部束手无策的“棘手事”也露出原形。
说到老百姓的“烦心事”,其实更多的就是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特殊困难。这里提到的“特殊”主要体现在这些困难通过常规的政策很难覆盖解决。比如,村民姚虎祥筹资搞肉羊养殖,令他没想到的是肉羊被野狗咬死,自己又没有买保险;70岁的退伍军人马维海老人,因自身原因导致兵龄登记错误,之前8年津贴发放不足的损失没有渠道进行弥补等等。
问题就摆在眼前,总得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时,队员余强想出了个“点子”:利用派出单位资源,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最终,在派出单位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中色东方“扶危助困”专项基金,注入初始资金2万元,专门用于海燕村群众解难帮困、暖心服务。随着基金的成立,各类特殊困难也迎刃而解。“小颉书记,你们治好了困扰我两年多的心病!”马维海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拉着我不停道谢。看到他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更加坚定了将帮扶基金持续做下去的决心。
老百姓的“烦心事”解决了,村干部的“棘手事”照样不能马虎。海燕村作为惠农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阵地,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常态化开展月度收入统计分析和系统录入,对数据异常家庭做到早发现、早帮扶。然而,这项常态化的工作本来就任务重,难度也大,再加上村干部还缺乏数据处理的技能,这无疑让整个工作雪上加霜。面对这根村“两委”一直都啃不动的“硬骨头”,企业出身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推行精细化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高频率的收入统计分析和大批量的数据系统录入,如何确保工作高效和数据精准成为我们又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队员霍静伟发挥特长,一个“收入自动录入程序”应运而生,这彻底解放了劳动力,工作效率更是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以建立扎实的“脱贫户”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在自治区率先创新设计出通过大量基础数据自动智能映射而成的“一表清”收入台账,彻底实现数据表格化,表格信息化,信息智能化,让收入相关工作拥有了“高效”和“高质量”双保险。在去年的“后评估”工作中,海燕村的胸有成竹和高度自信正是得益于此。
“驻村工作队这个一表清做得好,老百姓的情况一看就清清楚楚,这个要好好推广。”石嘴山市领导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高度认可此项工作,给予点名表扬。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海燕村脱贫人口收入较去年增长了14.5%,驻村满意度高达99.1%,工作队相关工作得到7家媒体平台累计19次报道,我也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伙子”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小颉书记”,从一个“门外汉”变成熟悉农村工作的“老把式”。(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建宏)
标签: